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7-05 07:46:33
地 点:北京
來源:華爾街見聞
按照現有協議,OpenAI不會很快實現AGI,OpenAI此前預計,2026年虧損140億美元,是今年虧損的三倍,到2029年才能實現首次年度盈利,尚不清楚轉型會怎樣影響AGI的利潤目標。媒體稱,10月以來OpenAI和一直在磋商改變結構,問題集中在微軟的OpenAI股權、獨家雲供應、使用OpenAI知識產權多久、20%收入抽成四方麵。
過去幾個月,OpenAI向營利性組織轉型的傳聞甚囂塵上,新近消息顯示,OpenAI轉型有一個最大的攔路虎:頭號“金主”微軟,轉型需要和微軟解決包括如何界定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以及微軟分成等關鍵問題。
今年10月有媒體爆出,OpenAI和微軟合同有條款規定,如果OpenAI開發出AGI,微軟將無法使用 OpenAI 的技術。該條款旨在確保微軟這樣的巨頭不會濫用AGI技術。問題是,根據條款,OpenAI的董事會可以決定AGI何時到來。本月稍早又有媒體稱,OpenAI正在與微軟磋商放棄這一AGI條款,從而釋放投資潛力。
美東時間12月26日周四,The Information報道稱,如果沒有新的協議,微軟將無法使用達到AGI階段後OpenAI開發的技術,這讓人猜測,OpenAI為了擺脫對微軟的義務而發出了已經實現AGI的威脅。
畢竟,本月稍早Altman直言:“我猜我們會比世界上大多數人想象的更快地實現 AGI,而且它的重要性會大大降低。”Reddit論壇的一個帖子顯示,Altman還說,他和OpenAI的同事都認為,使用目前可用的 AI 芯片可以實現 AGI。
不過報道指出,根據現有協議,OpenAI不會很快達到AGI。報道提到,去年微軟和OpenAI達成的未公開披露協議對AGI下了定義,認為隻有當 OpenAI 開發的係統能夠給微軟等最早期投資者帶來應得的最大總利潤、總計約1000億美元利潤時,才算實現了AGI。
OpenAI曾表示,為了平衡股東回報與實現開發AI造福人類的道德和社會目標,OpenAI限製了投資者可能獲得的利潤。微軟有權獲得 930 億美元的最高利潤,OpenAI之前和微軟談過,希望每年的利潤上限提高20%,如果提高,實際AGI盈利目標可能接近1200億美元。
而現在OpenAI一年還虧損數十億美元,兩個多月前的報道稱,OpenAI告訴潛在投資者,預計2026年虧損140億美元,是今年虧損額的三倍,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首次年度盈利。
目前尚不清楚OpenAI的營利性轉型會如何改變AGI的定義。本周四報道稱,知情者透露,一些微軟的領導希望,即使OpenAI宣布實現了AGI,微軟也能獲得OpenAI的技術,微軟將就此和OpenAI磋商。
四大難關:股權、獨家雲供應、知識產權、20%收入抽成
本周四的The Information報道還稱,自10 月左右以來,OpenAI和微軟一直在磋商OpenAI可能改變結構的問題,磋商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麵:微軟在OpenAI的股權;微軟是否將繼續成為 OpenAI 的獨家雲供應商;在OpenAI的產品中,微軟將保留使用OpenAI 知識產權多長時間;微軟是否會繼續抽取20%的OpenAI收入。
這不是第一次傳出OpenAI考慮未來轉型後改變和微軟利益分配的消息。華爾街見聞10月曾援引媒體報道稱,OpenAI和微軟在討論,當OpenAI成為一家營利性公司時,應當如何分配收益,微軟應獲得多少股權作為回報,如何分配股權是最大挑戰之一,而OpenAI的估值又難以確定。此外,關於未來利潤的權利等其他複雜問題也需要討論。
按照目前的結構,OpenAI的非營利性董事會主管旗下營利性子公司,該公司負責開發ChatGPT和其他技術,董事會由包括CEO Sam Altman在內當九人組成。去年11月短短四五天時間,OpenAI上演了Altman突然被董事會罷免而後和新組建董事會一同回歸的“宮鬥”,暴露了這個組織結構有多不堪一擊。
媒體稱,自那時起,Altman就和一些OpenAI營利性子公司的投資者推動OpenAI徹底告別非營利組織。
本周四的報道則是指出,OpenAI和微軟的談判反映出,隨著OpenAI的業務加速增長,OpenAI越來越不能接受之前和微軟簽訂的合同條款,包括OpenAI給予微軟20%的收入分成,以及微軟作為獨家雲服務器供應商造成OpenAI對其服務器的依賴。
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 OpenAI 和微軟計劃何時完成向營利性組織的轉型,但他們時間緊迫。因為如果 OpenAI 未能在未來兩年內作出改變,最近參與融資的投資者可以收回他們的投資,OpenAI還得提供9%的利息,相關金額總計約72億美元。OpenAI的領導還告訴員工,OpenAI 希望在轉型後購買他們的部分股份,因此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希望盡快轉型。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三折疊敞開賣:華為 Mate XT“16+512G / 16+1T”版本開啟原價現貨供應(21999/23999 元)
李克強:改革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製度 鼓勵發展企業年金|養老保險製度|企業年金|事業單位...
上半年GDP增7.4% 統計局:房產回落屬理性回歸|GDP|房地產...
李克強: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李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