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中歐基金:中國資產持續回暖

一周市場回顧

上周上漲1.00%,上證綜指上漲0.97%,深證成指上漲2.25%,創業板指上漲2.99%;分行業來看,上周上漲前三行業為:

㘠通信板塊(+8.09%)漲幅第一,主因AI持續推動算力需求提升;

㘠機械設備板塊(+7.77%)漲幅第二,主因近期密集發布,相關產業鏈公司受益;

㘠電子板塊(+6.96%)漲幅第三,主因半導體芯片受益於AI發展,行情持續火爆。

上周下跌前三行業為:

㘠煤炭板塊(-4.31%)跌幅第一,主因煤價持續疲弱,供需格局不強;

㘠傳媒板塊(-1.80%)跌幅第二,主因前期漲幅較大,有調整需求;

㘠房地產板塊(-1.58%)跌幅第三,主因地產數據表現平淡,節後複蘇仍需觀察。

(數據來源:wind,截止日期:2025/2/21)

中歐觀點

市場受益節後成交量的回暖,以及國內AI科技領域進展帶動的情緒走強,泛科技領域在節後領漲。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度提升,港股漲幅超過A股,且上漲板塊從科技開始向其他行業擴散。目前不論是投資者的情緒熱度,亦或是對刺激政策的期待均較春節前出現了顯著的升溫,但考慮到政策的規模以及落地的效果仍有待觀察和驗證,指數的上漲更多可能是通過資金麵驅動和估值擴張脈衝式呈現,且短期預計仍將呈現鮮明的結構性特征。此外,美元指數的走弱也有望利好新興市場。中期需關注國內刺激政策的有效性和邊際規模變化,以及中美等地緣不確定因素的逐步落地。在不確定性因素落地之前,過度悲觀或樂觀均存在風險。此外,情緒過熱時題材的波動性容易上升,在板塊快速輪動之中,需關注組合防禦性。

關注建議

考慮到經濟基本麵的複蘇節奏、政策的潛在刺激方向,可以通過三條主線把握今年的市場機遇:首先是內需複蘇主線,涉及行業中估值彈性最大的是食品飲料、業績彈性最大的是房地產、政策彈性最大的是醫藥,以及內需消費升級相關的服務消費、品質必需消費與潮玩可選消費;其次為再通脹主線,伴隨央行“促進物價合理回升”的政策表態,關注PPI修複預期帶動的周期品,尤其是中國定價權更強的鋼鐵、煤炭和鋁等;最後把握高景氣科技領域的產業迭代趨勢,關注AI、儲能和各類長驗證周期的題材如國產替代和商業航天等。此外,存在自身景氣度、產業和政策周期雙共振的成長與周期優質股,資金麵震蕩帶來相關公司的買入機會。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其中的觀點和預測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後可能發生改變。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