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公募展望中國市場: 股市韌性足債市穩健性高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芊
近日,多家外資巨頭對2025年的中國市場投資前景發表了觀點。機構指出,盡管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中國市場的整體投資潛力依然保持強勁。
股市方麵,在近期的媒體分享會上,貝萊德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神玉飛在展望2025年的投資機會時表示,全球市場充滿機會和挑戰,A股仍是他最為看好的投資方向之一。在他看來,中國的上市公司在麵對挑戰時展現出了強大韌性,最新公布的出口數據表現亮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全球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宏觀上出色的出口數據背後是微觀層麵許多公司通過卓越的努力應對困境的體現。因此,他依然對A股市場保持樂觀。
從投資方向上看,神玉飛強調,科技板塊仍然是全球投資的重要浪潮,值得重點關注。其次,他認為從確定性角度來看,紅利策略有望繼續獲得青睞。盡管傳統消費板塊在複蘇的過程中需要一定時間,但他依然看好消費領域的邊際改善,特別是以情緒消費為例的新帶來的機遇,“雖然傳統消費行業複蘇可能麵臨一定的‘疤痕效應’,但在一些新勢能的推動下,相關行業依然具有潛力,值得投資者深入挖掘”。
路博邁基金複盤了2024年下半年的政策變化之後認為,國內經濟能否解決需求不足是本輪股市行情變化的關鍵,“國內需求的錨在地產,而地產銷售麵積已經低於潛在中樞,存在超跌跡象,這也反過來指向一種可能,隻要政策方向和力度得當,地產可以階段性企穩。”路博邁基金認為,展望2025年,中性預期下,國內經濟在政策支持下會緩慢複蘇,上半年A股盈利有望小幅回升。
摩根資產管理分析,展望未來,市場或更多聚焦於政策預期及行業供需關係帶來的結構性機會,總體保持審慎樂觀。在中國經濟全麵複蘇前,銀行、能源和國有企業等高股息和防禦性股票或表現良好,大型藍籌股、行業龍頭或會吸引持續的資金流入。基於此,市場供需關係處於較高景氣的行業板塊,如人工智能產業鏈、TMT(科技、媒體、通信)、鋰電、化工、航運等行業有望提供超額收益的機會。
債市方麵,2024年,中國債市在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經濟修複的背景下演繹出震蕩走牛的行情。展望2025年,貝萊德基金首席固收投資官劉鑫認為,債市將繼續在寬鬆政策的支撐下保持穩健運行,盡管短期內可能麵臨一定調整,但長期配置價值依然顯著。在利率債方麵,劉鑫預計,受寬鬆貨幣政策和溫和通脹的驅動,2025年上半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繼續下行。低利率環境將貫穿全年,政金債的利差和期限價值將進一步凸顯,投資者可考慮采取利差策略。
摩根資產管理則認為,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股債回歸負相關性,在投資組合中配置債券有助於降低組合波動。展望未來,利率債仍具有收益率下行帶來的資本收益機會,信用利差可能回到相對中性的水平,建議投資者關注中短久期品種及信用下沉策略,以及基本麵較好區域城投債的結構性機會。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