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殺”原來是電腦遊戲中的名詞,現已延伸到網絡購物,成為網絡購物者中最流行的一種購物方式。而在網購“秒殺”過程中,有的“秒殺”商品貨不符實,有的在低價“秒殺”某個商品後卻需要付超額運費,有的“秒殺”商品還不實行三包…網購“秒殺”也有陷阱。“秒殺”的網絡促銷方式,讓不少網絡商家的瀏覽量直線上升。隻要反應夠快,花1元錢就能買到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商品。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其實存在諸多貓膩。因為太多的商品都打著“秒殺”的旗號,很多體驗過的網友開始大呼“上當”董女士平日裏對網購十分癡迷,近來來也愛上了網絡“秒殺”。她在網上以1元到幾十元不等的價格分別“秒殺”過鞋、褲子、酸奶機等商品。因為經常上網購物,董女士收藏和瀏覽了不少網店,這些網店常常會在“秒殺”活動前事先通知她,而她也會有選擇地根據不同網店的“秒殺”時間“秒殺”物品,逐一記錄大致日期,提前半個小時坐到電腦前,等待“秒殺”活動開始,然後迅速地按鍵、下單。董女士稱其兩年來在網上購物花費了上萬元,也算是地道的網購老手了。然而,“老江湖”也有翻船的時候。2013年雙十一期間,董女士在某網站上看到一款體閑褲,實體店打折促銷150元,而“秒殺”價僅49元,這令她十分開心。“秒殺”當日,董女士提前半小時坐在了電腦前,搶先一步下單,“秒殺”了這款休閑褲。然而,就在同一時間,出售此體閑褲的賣家以即時通訊的方式主動聯係到董女士,告知她的“秒殺”無效,理由是沒有拍下郵費。淘寶“秒殺”有貓膩“郵費不是應該在購物後自動加上的嗎?”董女士提出疑惑。由於時下不少賣家為了多增加一個信譽評價,會讓買家另外補拍郵費,這也是網上購物中賣家與買家默認的“行規”。作為網購“老手”,董女士自是清楚,當她表示馬上去補拍郵費時,賣家以來不及、無效為由拒絕了董女士的“秒殺”請求。同時,董女士發現網店中的郵費補拍”鏈接已被下架。與此同時,與董女士同時“秒殺”成功的另外幾位買家也反映其遭遇了與董女士相同的情況,即該賣家均以“秒殺”無效處置,且郵費鏈接已被賣家故意下架,不讓買家拍成功。“好不容易等到現在,原來賣家的目的就為賺信譽值,根本不想真正賣東西。”不少買家大呼上當。組織網購“秒殺”的網絡賣家一般會發布一些超低價格的商品,有的僅為“1元”、“10元”,讓所有買家在同一時間通過網絡進行搶購。由於商品看起來性價比高,往往活動一開始就被搶購一空,所需時間甚至以秒計算。最後才發現,所謂的價格、時間都是騙人的,買家都摔在賣家的秒殺手段上。網購“秒殺”和實體店低價銷售一樣,網店中“秒殺”活動迎合了消費者想買便宜貨的心理,有時難免盲目和衝動消費。但如果買家能留意其中存在的貓膩,就不難發現,賣家就是瞄準自己這種衝動消費的心理,巧妙利用網購秒殺的多種手段蒙騙賣家。“天上不會掉下餡餅”、“買的總沒賣的精”,在明顯低於市場價的便宜貨送上門時,消費者無論何時都不要喪失理智。所以要在網購中要學會更多的拆招手段,來應對商家的秒殺貓膩。淘寶“秒殺”有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