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一般能玩幾次(2000塊錢一晚什麽水平)
新加坡的吳先生今年64歲,已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他沒有選擇回家安享晚年,而是繼續在之前的工廠上班。現在他每周工作4天,月收入1000多新元(1新元約合4.8元人民幣),可以享受公司班車接送和早午餐的福利。吳先生的子女擔心父親太辛苦,希望他回家休息,但吳先生對目前的生活狀態很滿意:“在工廠裏可以和同事一起聊天,一起做事。生活更豐富,心情更愉悅,身體也變好了。”
吳先生的情況不是個例。隨著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健康水平、教育水平持續提高,許多到達退休年齡的新加坡人希望在工作領域保持活躍。新加坡政府出台了多種措施,鼓勵有條件的老年人重返職場,為社會發揮餘熱的同時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減少等問題。
近年來,新加坡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截至今年6月,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7.6%,預計到2030年,該比例將達到約1/4。新加坡於2012年開始實施《退休與重新雇傭法令》,為老年人再就業提供法律保障。該法令推出後幾經調整,目前規定雇主必須為年滿62歲法定退休年齡、符合條件的員工提供再就業的機會,重新受雇年齡上限為67歲。如果雇主無法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需要為其支付5500至1.3萬新元的雇傭援助金。主動雇用65歲及以上員工的企業還能獲得政府提供的特別就業補貼。政府還為老年人提供各種培訓,幫助他們提升技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吳先生所在工廠的行銷與公關經理胡彩琳表示:“聘請退休員工對公司和員工而言是雙贏,既讓公司填補用人空缺,也讓退休員工有生活目標,幫助他們保持健康活躍。”據她介紹,公司將政府補貼用於采購新設備、運用新技術,使老年人的工作更省勁、更安全。65歲的公務員劉友發也選擇了繼續工作,他說:“我喜歡跟其他人分享知識,這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他主動請纓參與單位的無人機工作小組,與同事一起為超過100人提供培訓。
除了為有能力、有意願工作的老年人提供工作機會,新加坡還通過中央公積金製度為民眾的退休生活提供保障。中央公積金製度是一項強製性儲蓄計劃,經過多年的完善,目前已覆蓋新加坡人的養老、住房、醫療、教育等多方麵需求,成為全麵的社會保障體係。在該製度下,當公積金賬戶戶主年滿55歲時,會自動建立退休賬戶,其中的餘額轉為退休存款。政府根據通脹情況和平均生活水平,定期公布最低退休存款。例如,2021年年滿55歲戶主的基本存款額為9.3萬新元,不足需補齊,到65歲時,戶主每月可領取770至830新元的退休金。退休存款越多,每月能領取的退休金越高。截至2020年12月,新加坡中央公積金製度惠及人數達410萬,為民眾的退休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