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姓的來源:
1、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上卿由餘之後。由餘是周攜王姬餘臣的子孫,在出使秦國時,秦穆公見其有才,於是用計留作己用,任其為上卿。由餘在任期間,為秦穆公製定攻討西戎蠻族的策略,助秦滅西戎十二國,使之拓地千裏。由餘的後人以其名作為姓氏,稱由氏和餘氏。
2、源於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兒子姒罕,屬於帝王賜姓為氏。禹生有三子,大兒子啟,繼禹而為天子。次子宰,被封為顯。三子空,又名罕,被封為餘度王,其後以封地為氏,稱餘氏。
3、源於餘丘氏,出自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地區的諸侯,因封地在餘丘,家族稱餘丘氏,後簡化為單姓餘。
4、源於地名,出自蜀道褒斜棧道,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難》中對褒餘棧道有明確的描述。世代居於褒餘棧道沿途之民眾工匠、驛站官吏、商家棧夥等,其中以陝西漢中一帶秦姓為主的流民,皆有居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褒餘氏、褒斜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褒氏、餘氏、斜氏。
5、源於他族改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出自滿族尼瑪哈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國時期為尼龐古部,以部為氏,漢義“魚”,後多冠漢姓為餘氏、俞氏、於氏、勝氏等。滿族裕瑚嚕氏,以地為氏,世居虎爾哈、訥殷、安楚拉庫、長白山、裕瑚魯,後多冠漢姓為餘氏、玉氏、裕氏、於氏、婁氏等。源於赤狄,傈僳人,佘人,黨項人等,如唐朝時期白馬氐族等等,即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如何取消抖音資質認證(簡單易懂的取消方法)
上一篇2025-07-04 16:52:30
京東聯盟怎麽推廣賺錢?方式和渠道有哪些?
下一篇2025-07-04 16:52:3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