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21年8月22日下午,詩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胡續冬(1974年10月-2021年8月)因突發疾病,在北京去世,終年47歲。
胡續冬,原名胡旭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學巴西文化中心副主任。2002年至今執教於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
胡續冬長期從事詩歌寫作,被視為70年代出生詩人的代表性人物,曆獲“劉麗安詩歌獎”,“柔剛詩歌獎”“明天—額爾古納詩歌雙年獎”等民間獎項。曾長期為《東方早報》、《新京報》、《書城》等撰寫專欄文章。並著有詩集《風之乳》、《旅行/詩》,散文集《浮生胡言》、《去他的巴西》等。
胡續冬 來源:“詩歌來到美術館”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滕威是小胡續冬四級的北大師妹。“對我們這些師弟師妹而言,他是一個校園文化符號。當年在北大讀書的時候,他和很多校園詩人一樣,是叱吒風雲、意氣風發的人物。”
“在我印象中他總是特別瘦的樣子,叼著一根煙,走路有點晃裏晃蕩,有點兒玩世不恭、放蕩不羈。那時候他頭發還有點長,但也不是披肩發那種,穿寬大的休閑襯衫當外套或者文化衫,趿拉著拖鞋‘招搖過市’。我和他經常‘錯係’,我本科讀中文係的時候,他從中文係去了西語係跟趙振江老師讀研究生;我去跟趙老師讀研究生的時候,他回中文係跟洪子誠老師讀博士。等我考回中文係的時候,他回世界文學教書了。但因為他去了趟巴西,回來開始翻譯研究巴西詩歌,我也一直做一些拉美文學研究,趙老師還組織我們倆一起編寫了一本拉美文學普及教材《拉丁美洲文學大花園》,所以這麽多年兜兜轉轉還是保持了聯係。”
從2000年至2003年,胡續冬曾是“北大新青年網站”的執行總監。“當時互聯網開始越來越深地介入當代文化的建構與發展。‘新青年’網站曾是北大學生和很多文藝青年的樂園。它結合了很多青年才俊,搞了很多讓大家心向往之的事情。”滕威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有一年,周星馳受邀來北大,這事就像北大中文係開了賞讀金庸小說的課一樣,是症候性的文化事件。而推動和組織周星馳來北大的人當中,就有胡續冬。
“對於我們‘70後’來說,周星馳是很獨特的文化偶像。我當時參加戴錦華老師的文化研究工作坊,想寫一篇周星馳經典化的論文,就跑去訪談胡子師兄怎麽邀請周星馳來北大,中間有哪些具體細節。”滕威記得,采訪是在北大博士生宿舍樓進行的,那一年胡續冬即將博士畢業。“我問他,師兄畢業後什麽打算,他說還沒想好呢。我就多嘴了一句,說怎麽不考慮回咱們世界文學專業教書啊,我們這個專業現在是外國語學院的一個研究所了。他說是嗎?後來他就如願到了世界文學研究所工作。從1991年到2021年,三十年,他成長在燕園,逝世在燕園,完全融入了北大,也發展了新的校園文化。”
滕威說,盡管她沒有上過胡續冬的課,但她看到23日上午好多師弟妹都在朋友圈懷念他:“說他的課堂多元、有趣,說他為很多北大年輕學生打開了現代主義詩歌之門和拉美文化之門。他關心學生,甚至還是好幾對學生的媒人。”
“我感覺師兄結婚生女後,年輕時恣意那一麵也收斂了很多,他很踏實,成為了一個好老師、好丈夫、好爸爸。曾經他也經常在各大媒體上發文章,但反而是到了自媒體時代,他沒怎麽加入自媒體的喧囂。我們經常說他是女兒奴,在朋友圈分享孩子的日常,也會曬妻子做的飯菜。”滕威特別提到,去年疫情暴發時,北大校園空了,大冷天的,胡續冬就每天帶著女兒去校園裏喂流浪貓。後來他收養了一隻流浪貓,取名“玲瓏”。
滕威感慨,就在昨天(22日)上午,胡續冬還發了好幾條朋友圈,所以大家都難以接受這麽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突然天人永隔。“像洪子誠老師、趙振江老師、戴錦華老師,他們聽聞後都非常痛心。我和師兄認識二十多年,偶爾聯係也都是八卦、吐槽或者逗樂。我希望他的名字能被更多人知道,他的詩文能被更多人閱讀,他代表北大校園文化的一段曆史,他在北大的三十年經曆了這所大學也是中國高等教育變化最大的三十年,他的很多人生選擇可能不是個人性的,也是一代人的。我因此感到特別悲傷。”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徐亦嘉
英飛拓涉嫌違規信披的索賠區間初步明確!
微軟CEO納德拉:生成式人工智能尚未顯示出實質性經濟影響
伊之密: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的持續發展充滿信心
華為連續五年領跑中國折疊屏市場,2024年市場份額達51.29%
央行縮量續作3000億元MLF,債市回吐部分漲幅
德國2月製造業PMI初值46.1,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