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任職務
兼任廈門大學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思明發展研究院院長,福建省人民政府顧問,全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行政管理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領導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省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領導科學學會副會長,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等4個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的學術委員會委員或兼職教授。
另擔任《管理科學》、《政治學研究》、《廈門大學學報》、《科學技術與辯證法》、《公共管理學報》、《清華公共管理評論》、《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評論》、《中國公共行政評論》、《領導文萃》、《東南學術》等雜誌的編委。
研究工作
現主要從事公共管理和政治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為廈門大學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政治學理論博士點、福建省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與廈門大學首批校級創新團隊之一――“公共政策與政府治理” 研究基地與創新團隊的學術帶頭人。近十年來,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了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研與教改課題15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中華社科基金項目3項,國家教委(教育部)項目6項。近期承擔的主要課題有:(1)200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政府工具與政府管理方式創新的研究;(2)200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我國行政管理微觀實踐模式的建構;(3)2001年度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公共管理與政治學前沿研究;(4)“政策科學”課程建設(國家精品課程和福建省精品課程立項項目,2004);(5)“u2018三個代表u2019重要思想與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研究”(福建省社科十五規劃重點項目);(6)“加快我省社會事業發展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研究”(福建省社科研究“十五”規劃二期項目重點項目等。還承擔了“十五”和“十一五”國家級教材《公共政策學》(本科生用書)、全國研究生推薦教材《公共管理學》和全國MPA專業學位核心課程《公共政策分析》教學大綱的編寫任務。
著作論文
著有《公共管理前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公共政策分析》(2003)、《公共管理(MPA)15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公共管理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政治學前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政治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等著作;主編“公共管理與政治學係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公共管理學科前沿叢書”(上海人民出版社)、“廈門大學公共管理係列”(福建人民出版社)等叢書;主譯“公共政策經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譯著;發表學術論文150篇。2001-2004被CSSCI收錄16篇,論著被CSSCI文獻引證196篇次。
代表性論文有:1.“政策科學的研究綱領”,《中國社會科學》1997(4);2.“評新公共管理範式”,《中國社會科學》2000(6);3.“非市場缺陷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中國社會科學》1998(6);4.“公共管理範式的形成與特征”,《新華文摘》2001(4);5.“政府再造”,《新華文摘》2003(2);6.“當代西方政治學的知識圖景”,《新華文摘》2004(8);7.“政府工具研究與政府管理方式改進”,《新華文摘》2004(16);8.“什麽是政府的社會管理”,《新華文摘》2006(3);9.“從公共行政學到公共管理學”,《政治學研究》1999(1);10.“政府能力建設與好政府的達成”,《管理世界》2003(8);11.“什麽是公共管理”,《中國行政管理》2001(2);12.“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提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中國行政管理》2005(3)。
近年來,申請者加強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的應用研究,努力為政府的決策作研究與谘詢,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承擔了中央編辦試點――“晉江市深化公共行體製政改革方案設計”(晉江市委托,2002)、國務院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下達項目――“建立嚴密完善的行政審批監督製約機製”(泉州市委托,2002),國務院辦公廳領導交辦項目(列為中國行政管理學會重點調研課題)――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研究”(2004)、“公共管理的市場化、企業化和社會化改革”(福建省政府谘詢課題,2001)、“廈門市公共決策數據庫建設項目前期研究”(中共廈門市委政策研究室委托,2005)、廈門市“十一五”規劃招標課題-“廈門社會事業體製創新及社會事業的產業化研究”(2004)、“《廈門市建設工程經評審最低價中標辦法》的政策評估”(廈門市建設局委托,2006)、“廈門市思明區公共管理創新及事業單位改革的方案調研設計與實施的跟蹤研究”(思明區人民政府委托,2004),“廈門市湖裏區社會管理體製創新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湖裏區人民政府委托,2006)等調研谘詢課題。已完成課題所提交的研究報告及谘詢得到相關部門高度評價,所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被采納並實施。
獲得獎項
作為獨立完成人或第一作者獲得省、部級科研與教學獎近20次,包括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1次,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次,福建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3次。主要獎項有:1.教育部“青年教師獎”(2001);2.主講課程《政策科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2004);3.“MPA培養方案的設計與實踐”,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2000);4.“公共管理(學)範式的探討”,福建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5.《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政治理論》,福建省第四屆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2000);6.《法蘭克福學派與科學技術哲學》,省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獎一等獎(1994);7.“非市場缺陷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教育部優秀人文社科成果三等獎(2002);8.《政策科學原理》,國家教委第三屆優秀教材中青年獎(1995);9.“行政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5);10.“政策科學的教學內容改革研究”,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0);11.“政府工具研究與政府管理方式改進”,福建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5);12.“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研究(係列論文12篇),福建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13.“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變化了的文化模式”,廈門市第三屆優秀社科成果獎(1997);14.《政治學前沿》(專著),廈門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15.《公共管理學》(專著),廈門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5);16.《當代國外社會主義派流》,第13屆中國圖書獎(第三完成人,2002)。
榮譽稱號
另被授予“福建省十佳青年社會工作者”(2002)、“福建省優秀人民教師”(1994)、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2003)等稱號;獲得福建省高校優秀中青年教師獎(“依法達”獎・1997);兩度獲得廈門大學教學科研最高獎――“南強獎”[2001年80周年校慶(科研類)、2006年85周年校慶(教學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