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亞
少年時代的蘇亞攜夢 啟程,一路吟詠,一路歌……他對音樂的熱愛、 民歌的熱戀、藝術的 向往, 毅然決然地離開幾年 牧馬生涯,選擇了學習 聲樂這條艱辛之路。於一九八九年以優異成績考入 哲裏木盟藝術學校聲樂班,畢業後分配到內蒙古電管局。近多年歌唱學習工作中,蘇亞以 民族音樂為底蘊,融現代 流行樂之精髓,凝 長調 歌魂於基石,用充滿深情、激情的演唱風格,謳歌黨的 豐功偉績,唱出馬背民族獨特的 民族歌曲。 經過長期執著的追求和不懈努力,2001年獲得《哈藥杯》全國 青年歌手大獎賽內蒙賽區專業組二等獎,同年他參加 內蒙古電視台 春節聯歡晚會,他演唱的歌曲《都楞紮那》《套格斯安嘎》《烏雲山丹》《草原赤子情》《夢中有片綠草地》等百餘首歌曲,流傳區內外,受到眾多觀眾的青睞。他是一位表現草原生活及具影響的青年優秀 歌星,中央電視台、地方多家新聞媒體對他進行多種形式的推薦和介紹。他的個人演唱專輯《夢中有片綠草地》2005年出版發行。中央電視台 神州大舞台節目,內蒙古電視台音樂落錄製專題演播。蘇亞應約各 大藝術團體演出百餘場, 歌聲傳遍了祖國 大江南北,深入農村、牧區、校園、礦山、邊防……2005年與同仁創建內蒙古 民族藝術專修學院,為 內蒙古文化藝術事業培養出近千名優秀人才,他的學生桃李 1954年6月生,安徽 蕭縣人,大專文化,中共黨員, 宿州市 水利局副局長、 防汛抗旱 辦公室主任、機關黨支部書記,工程師, 安徽省水利廳特約研究員。《安徽水報》 特約記者,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宿州市災防協會副秘書長, 中國水利學會、安微 農業區劃學會、生態學會會員,宿州市水利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市政協人口 環境資源委員會委員、宿州市首屆黨代會代表,市政協委員、他1977年畢業於 安徽水利電力學校,1987年畢業於 皖南農學院,先後在地區水利局設計室從事水利 規劃設計,在局辦公室和防汛抗旱辦公室從事防汛抗旱、水利興修等工作20多年,先後任技術員、 助理工程師、工程師、秘書、副主任、主任、副局長。他為防汛抗旱、水利建設等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他 愛崗敬業、 任勞任怨、 勤勤懇懇、無私奉獻,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他開拓進取,努力拚搏,當好防汛抗旱的參謀,搞好本職工作,多年如一日,對工作認真負責。他能認真學習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 江澤民總憶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他帶領機關支部全體黨員和防汛辦公室全體同誌,學習政治和業務知識,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他先後被省政府、省水利廳、省科協、省人事廳、 宿縣 地委、行署、地委組織部、宣傳部、紀檢委、中共宿縣地直工委、農委分工委、地區科協、科委、地委辦、行署辦等28個部門授予先進工作者、省 抗洪搶險先進個人、省抗旱先進個人、全區勤政廉政 優秀黨員領導幹部、優秀 公仆、先進個人、 優秀共產黨員、 優秀黨務工作者、 科技興農先進個人、優秀通訊員、水利興修先進個人、優秀 信息員稱號和科技成果獎、優秀論文獎等48次表彰獎勵,發表文章58篇,編著《水資源與 生態農業》、《水利專向新世紀》二本書。1999年6月被地直工委農委分工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00年6月被市直工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被市委黨校評為優秀學員。1999年4月撤地建市,作為先進模範人物當選為 中國共產黨宿州市第一屆代表大會代表,1999年5月作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被推選為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宿州市委員會委員。他負責的機關支部和防汛辦公室先後被 地區行署、地直工委、省水利廳、省防汛辦、省興修辦13次評為先進黨支部、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先進防辦、全省先進興修辦一等獎、組織獎等。滿天, 百花爭豔,為草原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