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滬深300指數,在這八組標的對比中特朗普任期頭50天的表現與八年前最為相像。而要知道,在特朗普1.0的首年(2017年1月20日-2018年1月19日),滬深300指數的累計漲幅其實最終達到了驚人的28%。
美股、比特幣“人已非”
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公司的統計,美國股市目前已創下了自2009年(當時奧巴馬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上任)以來最疲軟的前50天總統任期表現。
截至周一收盤,標普500指數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的跌幅已經超過了6%。而納指更是已經邁入了10%的高位回調區域,道指自1月20日以來的跌幅已接近了3%。
曆史表明,在總統任期的前50天,美股往往會下跌。自1953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在此期間的平均回報率為負0.4%,而納斯達克指數在這50天內的平均跌幅為3.1%。
不過,像特朗普2.0的頭50天裏,美股如此淒慘的表現依然極為罕見。這也與其第一期時的股市成績單形成了鮮明對比:道瓊斯市場數據,在特朗普1.0的前50天裏,標普500指數上漲了4.8%,而納指上漲了5.8%,道指也上漲了5.9%。
隨著投資者紛紛逃離幾乎所有類型的風險資產,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情緒目前正進一步席卷了華爾街,美國股市原本穩步回落的勢頭在周一急劇加速。人們越來越擔心的一點是,特朗普提高關稅、削減開支的計劃和地緣政治動蕩,將使美國經濟陷入停滯乃至衰退。即便直到最近,美國經濟還以強勁的勢頭無視擔憂者的態度。
FHN Financial宏觀策略師Will Compernolle稱,“如果白宮的主人本身就對短期增長預期並不十分樂觀,那麽市場為什麽要對此持樂觀態度呢?如果他們願意忽略他們所認為的短期陣痛——排毒,那麽更大的風險在於,排毒之後,他們並沒有能力在無力回天之前阻止經濟下滑。”
當然,美股在特朗普上台後的回落,顯然也與去年大選前後盛行的“特朗普交易”不斷出現平倉有著不小的關聯。就在幾周前,投資者還在歡呼唐納德ⷧ普重返白宮,認為他減稅與加關稅相結合的政策將刺激經濟增長,從而推高美股和美元,並令其他國家的市場承壓——所謂的“特朗普交易”一度盛行。然而如今,這種情緒正迅速消退。
與美股遭遇類似打壓的還有同屬高風險資產的比特幣。周一比特幣已失守了8萬美元關口,與特朗普1.0任期伊始的走勢也呈現了鮮明的反差。
A股、歐股“牛相似”
當然,盡管在特朗普兩任任期伊始,美股與比特幣的走勢呈現了顯著差異。但也有不少跨資產領域的走勢,與當時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例如,美元指數就和八年前一樣——出現了走低。而有關美元走勢的解讀,我們其實已經在上月就已經探討過——在八年前的特朗普首個任期時,美元的升勢恰恰也是在特朗普上台前尤為火熱,但在真的上台後卻開始偃旗息鼓。
目前,許多人已開始憂慮,貿易戰走走停停引發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開始損害人們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削弱市場對特朗普11月當選最初的樂觀反應。正如巴克萊銀行G10外匯交易聯席主管Jerry Minier所說的,“你仍然需要找到理由讓美元上漲繼續延續——但至少目前這些理由已經被撤走了。”
而更有意思的現象,或許當屬歐股和A股和八年前一樣出現了走高。
2017年DAX指數的上漲是“全球複蘇+政策紅利+結構性優勢”共同作用的結果。盡管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在後期(如2018年)對德國工業造成壓力,但其上任初期的財政刺激預期與全球經濟共振,仍是推動DAX首年走高的關鍵。此外,當時德國企業出口依賴度高、歐元弱勢等結構性因素,也放大了這一階段的市場樂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