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是什麽年代?民國是哪年開始哪年結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以及民國時期是什麽年代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
- 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結束
- 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
- 民國是哪年開始哪年結束?
- 民國時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 民國是哪一年開始到哪一年結束?
Q1: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
從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分前後兩個時期,即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月1日—1928年6月)和南京政府時期(1928年6月—1949年10月1日)。
北洋軍閥統治中國前後共計16年,分為四個階段:
一、袁世凱當政時期,從袁世凱1912年篡奪辛亥革命成果,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開始,到1916年洪憲帝製失敗,在中南海居仁堂斃命止,袁世凱統治中國前後共有4年多的時間。
二、皖係軍閥段祺瑞統治時期,1916年袁世凱死後,與北洋軍閥素無瓜葛的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北洋頭號大將段祺瑞,以責任內閣總理的身份掌握了北京政府實權。
段祺瑞對內采取武力統一政策,對外與日本交好,北洋派內部也因權力之爭分化為皖係和直係兩派。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皖係大敗,段祺瑞黯然下台,其統治中國的時間也是4年。
三、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掌權時期,1920年直皖戰爭後,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係軍閥戰勝了北洋前輩段祺瑞,取得了北京政府的控製權。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直係軍閥獲勝。1923年曹錕賄選當選總統,實權轉移至吳佩孚手中。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直係大將馮玉祥倒戈回師,將總統曹錕囚禁,直係政權隨之倒台。直係軍閥統治中國的時間也是4年。
四、奉係軍閥張作霖統治時期,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後,以張作霖為首的奉係軍閥取得勝利,取得了北京政府控製權。1928年,張作霖被南方國民黨軍隊戰敗,倉皇逃回東北,途中在沈陽皇姑屯被炸身亡。奉係軍閥統治至此結束,前後也是4年。
五、北洋統治時期,南方特別是西南一帶,還同時存在著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政權和一些地方軍閥,所以北洋軍閥實際上未能統一中國。北洋政府總統,也不是完全由北洋軍閥內部人士擔任,但實質上都是北洋軍閥的工具。
Q2: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結束
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五色旗為國旗。民國時期是指1912年至1949年。
民國時期
民國是介於清朝和新中國之間的那一段時期,具體跨度為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分前後兩個時期,即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月1日—1928年6月)和南京政府時期(1928年6月—1949年10月1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隨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但這個時候還不能算中華民國成立。直到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正式宣告中華民國成立。
經曆國內十年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1949年,國統區經濟崩盤,軍事上也兵敗如山倒,敗退台灣。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民國在大陸退出曆史舞台。
民國時期時期的總統
從1912年到1949年中華民國曆史上共有八位總統:1.孫文(臨時)、2.袁世凱、3.黎元洪(代理)、4.馮國璋(代理)、5.徐世昌(代理)、6.曹錕、7.蔣中正、8.李宗仁(代)。後兩個為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時期,前幾個為北洋政府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的三個階段
一、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年1月到3月)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南京組建臨時政府,稱中華民國。它是仿照西方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的政權。
二、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3月至1928年)
中華民國前期以袁世凱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央政府,於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後正式形成。
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年至1949年)
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的最高行政機關,統轄全國各地的中央政府,由以蔣介石為核心的中國國民黨建立,寧漢合流後成為中國國民黨政權,1928年東北易幟後成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
Q3: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
民國時期是1912-1949年。
民國是介於清朝和新中國之間的那一段時期,具體跨度為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分前後兩個時期,即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月1日—1928年6月)和南京政府時期(1928年6月—1949年10月1日)。
曆史
中華民國是中國曆史上大動蕩大轉變的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階段。中華民國的建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鬥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
19世紀末年,由於清朝腐敗不堪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探求救亡圖存的辦法。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學說的傳播,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勢力開始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
Q4:民國是哪年開始哪年結束?
民國是1912年1月1日開始至1949年9月30日結束。
民國是介於清朝和新中國之間的那一段時期,具體跨度為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分前後兩個時期,即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月1日—1928年6月)和南京政府時期(1928年6月—1949年10月1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隨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但這個時候還不能算中華民國成立,直到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
經曆國內十年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1949年國統區經濟崩盤,軍事上也兵敗如山倒,敗退台灣。1949年10月1日,民國在大陸退出曆史舞台。
民國時期文學思想
文學藝術方麵,也始終貫穿著對民主與科學精神的熾熱追求。從五四時期起,白話文開始代替文言文,揭露和鞭撻封建蒙昧主義成為中國文藝最為重要的主題之一。
魯迅的《呐喊》、《阿Q正傳》和《祥林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都是將此一主題與白話文的形式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此類作品,文學史界名之曰“啟蒙主題文學”。
另外,30年代興起的大眾語運動,延安時期崛起的“工農兵文藝”,也都是崇尚民主精神的直接產物。新聞出版方麵,民主化和科學化的追求同樣強烈而執著。
Q5:民國時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中華民國(1912——1949)即民國元年——民國三十八年間。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
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下詔退位。孫中山在南京宣布解職,參議員隨即於2月15日全票選舉袁公繼任,袁任命唐紹儀為內閣總理,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3月29日,組閣完成.新朝初建,南北統一。最終於1912年8月25日在同盟會的基礎上組建了民國第一大黨,國民黨。在隨後的大選中,國民黨大獲全勝,獲得參眾兩院841席中的392席,成為國會第一大股東。
國民黨選舉獲勝,袁世凱於1913年10月10日上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經各省代表召開的“行政會議”,袁指定成員參加的“政治會議”、“約法會議”,以及一些列運作,一部完全符合袁世凱意圖的《中華民國約法》終於在1914年5月1日問世。
擴展資料
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的時候,國民黨並沒有完全統一中國,清政權還擁有整個北方。袁世凱應南方政府的要求以清廷內閣總理的身份逼清帝退位,這才有了形式上的南北統一。
袁世凱這樣做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南方政權答應事成之後讓他做民國總統。不過,國民黨人知道,袁世凱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於是使出兩招:一是要求袁世凱定都南京,以便隨時看守袁世凱政權的一舉一動;二是希望改原來的總統製為內閣製,讓總理掌握實權。1913年3月,國民黨在第一屆國會選舉中獲勝。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華民國
Q6:民國是哪一年開始到哪一年結束?
民國始於1912年,結束於1949年。
民國是介於清朝和新中國之間的那一段時期,具體跨度為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分前後兩個時期,即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月1日—1928年6月)和南京政府時期(1928年6月—1949年10月1日)。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之後曆經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
民國時期的商業情況
民國時期的農村,雖然基本是自給自足的,但專業商人在商業發達的城市和沿海地區比一般落後國家要發達,這被稱為商業資本主義或原始資本主義。上海、寧波沿海地區與長江流域其它地區的國內貿易和主要在最終消費品生產中的分工是這些商人的主要生意。
這種商業資本主義不但導致商業分工的加深,不同的專業商人處理貿易的不同環節,專業貨棧的出現,專門協調,規定商業活動的行會和商會的出現,而且產生了相當發達的中國自己的金融網。
關於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和民國時期是什麽年代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民國時期是哪年到哪年的詳細內容...